· 王令
高明庭宇好崇基,枉把疏簾窣地垂。 必欲滿堂陰有樂,誰能暗室自無欺。 卷舒未必風無意,間隙須防燕解窺。 莫道人終可遮障,可終遮障亦何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崇基:指高大的基礎。
  • 窣(sū):突然鑽出來,引申爲縱躍。

翻譯

高大明亮的庭院房屋有着美好的高大根基,卻白白地讓稀疏的簾子垂到地面。一定要想讓整個堂屋都有陰暗帶來的快樂,誰又能在黑暗的房間裏自己沒有欺騙呢。簾子的捲動和舒展未必是風沒有意圖,那縫隙必須防止燕子來了解和窺探。不要說人最終可以進行遮擋和屏障,可最終進行遮擋和屏障又有什麼用呢。

賞析

這首詩看似在寫簾,實際上蘊含着對一些社會現象或人性的思考。詩中通過描述簾的狀態和與之相關的情境,影射了人們在不同情況下的行爲和心理。從「高明庭宇好崇基」描繪出美好的環境開始,到「枉把疏簾窣地垂」這種看似不恰當的佈置,引發對於「滿堂陰有樂」和「暗室自無欺」這種看似矛盾的思考。「卷舒未必風無意」暗示着一些變化並不一定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簡單,而「間隙須防燕解窺」則提醒人們要注意一些不被留意的漏洞可能帶來的影響。最後兩句則有一種對刻意爲之的行爲的質疑和深思。整首詩借物喻人,富有哲理和深意。

王令

宋大名元城人,長於廣陵。初字鍾美,改字逢原。少孤貧,未嘗從師,辭章已雄偉老成。王安石推重其人品文章,爲之延譽,並以夫人之妹妻之。詩學韓愈、孟郊,內容多涉及社會現實。有《廣陵集》。 ► 4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