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

千載朱弦無此悲,欲彈孤絕鬼神疑。 故人舍我閉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伯牙:古代善於彈琴的人。
  • 硃弦:指琴上的絲弦,這裡借指琴音。
  • 黃壤:指黃土,這裡引申爲墳墓。

繙譯

千年以來琴音沒有這樣的悲傷,想要彈奏這孤獨絕妙的曲子連鬼神都要懷疑。故人捨棄我埋葬在黃土之下,那高山流水的心意衹有自己知道。

賞析

這首詩圍繞伯牙子期的故事展開,前兩句強調了伯牙的琴音之悲絕,即使過了千年也無與倫比,甚至能讓鬼神産生疑慮,生動地展現出伯牙高超的琴技和此刻悲痛的心情。後兩句筆鋒一轉,寫出故人已去,被埋於黃壤之中,而唯有伯牙自己明白那高山流水所蘊含的情誼。詩人通過描寫伯牙的孤獨與悲愴,表達了對知音難覔和失去知音的惋惜與慨歎,有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內涵。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