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

孜孜矻矻。向無明裏、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迴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祗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豔,誰信道、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便縱有、千種機籌,怎免伊唐突。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孜孜矻矻,勤勞不懈,也只是爲無明所緣、造作諸業而已,無明愚痴之中所做的窩如同鳥兒在麥隴上所做的巢一樣是不可靠的。世間的浮名薄利又有什麼意義呢?正當戀戀不捨之時,輪迴到來,只能倉促而去。幸而有無上妙覺,可以在彈指之間超出輪迴,擺脫世網,獲得解脫。所緣何事,竟拋棄整個大海,卻誤認一個水泡浮漚爲東海渤海,結果將本源自性天真佛,只是在些許妄想中埋沒。貪圖外在虛妄的眼花陽艷,誰會相信本來無物的至理?一旦無常到來,則茫然無措,終被閻羅王掠去,委屈受苦,這個時候,便是有千般手段,萬種計謀,也免不了受閻羅唐突,爲生死所苦。

注釋

孜孜矻矻:勤勉不懈貌。 窠窟:動物棲身之所。 輪迴:佛教語。梵語的意譯,原意是流轉。佛教認爲衆生各依善惡業因,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交替,有如車輪般旋轉不停,故稱。也稱六道輪迴、輪迴六道。《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 妙覺:佛家語。謂佛果的無上正覺。 緣底:因何。 浮漚: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瀛渤:渤海。 自性:佛教語。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

這首詞明確而深入地表達了純正的佛理,嘆息世人不明本源、不了正法、貪圖名利、執著外相,認浮漚爲大海、以陽艷爲實有,結果不能超出三界、擺脫世網,卻終被閻羅地獄所屈、輪迴六道生死。這表明王安石對佛教理論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對佛教的信仰是真摯的。世人心性本凈,但爲客塵所染,只有了悟自性,超脫名利,才可頓悟成佛。這首詞全用佛語,而不覺生硬唐突,在遣詞造句上頗有特色,體現了作者對佛典的熟悉和駕輕就熟、如至化境的藝術功力。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