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風月堂避暑
註釋
- 穹窿(qióng lóng):形容天的高遠廣大。
- 四裔(sì yì):指四方邊遠之地。
- 車書同:指天下統一,車轍和書寫的文字相同,意味着政治文化的統一 。
- 中興:中途振興;轉衰爲盛。
- 商武:指商王武丁,是商朝著名的中興之主。
- 小雅不復歌車攻:這裏表示國家太平,沒有戰爭,不再像《詩經·小雅·車攻》所描述的頻繁舉行田獵習武之事。
- 烽燧(fēng suì):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烽」,夜間舉火叫「燧」,代指戰爭。
- 梯航(tī háng):指登山航海,亦泛指長途跋涉。
- 商民填委:商人和民衆大量聚集。填委,紛集、堆積。
- 雕題: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即在額頭上刺刻花紋。
- 交趾:古代地名,泛指五嶺以南。
- 鉅艦浮蒼龍:巨船好像在水上浮動的蒼龍。蒼龍,喻指鉅艦。
- 市舶司:中國古代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
- 忡忡(chōng chōng):憂愁不安的樣子。
- 亹亹(wěi wěi):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
- 莫逆:指彼此心意相通,沒有牴觸,形容情投意合。
- 豐隆:古代神話中的雷神。
翻譯
偉大的天啊,多麼高遠廣大,只有國君能與天匹配,地位居於國家之中。四方遙遠之地都是國家的疆域,天子盛大的德行使天下統一,車轍與文字皆相同。我們的皇上中興國家,如同商王武丁一般,如今國家太平,再也不用像古代那樣頻繁地進行田獵習武。近年來,邊境安寧,戰爭的烽火都熄滅了,遠方的夷人乘船渡海萬里而來。
華亭靠着大海,是古老的巖邑,商民衆多,百貨流通。那雕題的交趾在什麼地方呢?只見到巨大的船隻好似在水上浮動的蒼龍。國家安撫遠方的夷人本來就有恰當的辦法,輕緩徵收賦稅,恩澤流傳無窮。官府設置了市舶司,任命的主管常常都是有名望的大臣。
洪侯的才學和威望在衆人之上,暫時出使此地,內心滿是憂慮。使節所住的地方雄偉壯麗,氣勢壓過湖水,百尺長的飛橋如垂掛的彩虹。修築的堂臨水傍風月,想必浩然正氣盤繞在高空之中。
我在五月連綿的淫雨後到來,此時炎雲烈日正熾熱無比。登上此地,不僅眼界開闊,還能將煩惱和暑氣一掃而空,讓心胸清爽。同行的遇到兩三位朋友,吳、趙,還有我和王、鍾。我們高談闊論,相談甚歡成爲莫逆之交,下棋飲酒又十分從容。輕風微微吹動衣襟衣袖,明月明亮地窺視着窗簾窗戶。十頃湖水上下碧綠,感覺自己的身世彷彿處在玻璃水晶宮中。不知什麼人靠在欄杆上正橫吹笛子,幾聲笛聲彷彿能震裂石頭,推開雲氣山峯。忽然琵琶聲又隨之響起,就算備下百個酒器,又哪夠盡情暢飲呢?夜深回去後難以入眠,臥在牀上聆聽湖外雷神發出的聲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華亭風月堂避暑時的所見所聞所思,展現出一幅豐富多彩且充滿閒適情趣的畫面。開篇以對上天和君主的歌頌,闡述國家的昌盛統一,爲後文描述華亭的繁榮與閒適生活埋下伏筆。詩中對華亭地區的地理位置、商業繁榮進行了描述,見證了國家昌盛帶來的四海昇平。接着詳細敘述了湖光美景以及在風月堂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場景,通過對景色和活動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悠然自得的氛圍。詩人善用比喻,如「飛橋百尺如垂虹」等,生動形象地展現出景色的壯麗 。詩歌最後以臥聽雷神聲響結尾,餘韻悠長。整首詩把個人的情感體驗與國家的太平景象交融在一起,既體現了對國家繁華穩定的讚美,又傳達了個人在自然與友人間獲得的寧靜與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