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定力院壁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遙見夕陽舂。 思量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夕陽舂(chōng):夕陽落下。舂,古代把穀物放在石臼裏搗去皮殼的動作,這裏指夕陽西沉就如同舂臼落下一樣。
  • 思量(liáng):考慮、思考。
  • 只合:只應該。

翻譯

溪水的北面與溪水的南面暗暗相通,隔着溪流遠遠地能看見夕陽緩緩西沉。仔細想想諸葛亮一生做成了什麼事呢,他只應該一生都隱居做那臥龍。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氛圍,開篇「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遙見夕陽舂」描繪出一幅寧靜悠遠的畫面,溪水暗通、夕陽西下之景,給人以寧靜而朦朧的美感,奠定了全詩略帶思索的基調。後兩句「思量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表達了詩人獨特的觀點。諸葛亮一生爲蜀漢鞠躬盡瘁,然而王安石卻在這裏思考他出山輔佐劉備所成就的事業是否值得。這一方面反映出王安石對歷史人物重新審視和別樣解讀,另一方面也不妨看作是他借對諸葛亮的評說,表達出自己仕途歷經起伏後的內心感悟 ,或是對朝堂複雜局面的感慨,看似簡單的詩句蘊含着深刻內涵與複雜心境 ,引人深思。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