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兵
有客語省兵,兵省非所先。
方今將不擇,獨以兵乘邊。
前攻已破散,後距方完堅。
以衆亢彼寡,雖危猶幸全。
將既非其才,議又不得專。
兵少敗孰繼,胡來飲秦川。
萬一雖不爾,省兵當何緣。
驕惰習已久,去歸豈能田。
不田亦不桑,衣食猶兵然。
省兵豈無時,施置有後前。
王功所由起,古有七月篇。
百官勤儉慈,勞者已息肩。
遊民慕草野,歲熟不在天。
擇將付以職,省兵果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省兵:裁剪軍隊,使軍隊減少。省,shěng,減少。
- 乘邊:防守邊疆。
- 亢:同「抗」,抵禦。
- 秦川:泛指今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
翻譯
有客人談論裁剪軍隊,說減少軍隊不是首先要做的事。當今將領沒有好好選擇,只靠着軍隊去戍守邊疆。前面的進攻已經被擊破打散,後面的防守纔剛剛完備堅固。憑藉人多去對抗敵人人少,雖有危險但還僥倖能保全。將領既不是那種有才能的人,商議事情又不能獨自做主。兵力少了失敗後誰來繼續,胡人的兵馬爲何來踐踏秦川。萬分之一的可能雖然不是那樣,但裁剪軍隊應當依據什麼。驕橫懶惰已長久養成,離去迴歸後又怎麼能去種田。不種田也不種桑,衣食還是依靠軍隊那樣。裁剪軍隊難道沒有時機,施行安排有先後之分。帝王功業由此興起,古代有《七月》篇所說的那樣。百官勤勞節儉而仁慈,勞作的人已經可以休息肩頭。流亡的百姓仰慕鄉野,莊稼豐收不一定只靠上天。選擇好將領授予他們職責,裁減軍隊就真的會有年頭了。
賞析
這首詩探討了關於軍隊裁剪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諸多因素。詩人指出當前將領選拔不當、作戰策略存在問題以及兵制上的弊端。他強調軍隊的重要性,同時也思考了如何合理地進行軍隊的調整。詩中提到驕惰之風已久,以及士兵迴歸農田的困難等現實問題,也提及省兵並非無條件,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先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王安石表達了他對國家軍事和政治狀況的關切,以及對合理施政以實現王功的期望,展現了他深刻的政治洞察力和對國家治理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