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蝕

· 王令
錢塘山人大署壁,曰十月朔日且蝕。坐者跳起行者留,愚聞之驚智爲惑。 我時過市偶自停,眩兩目視鬧耳聽。自嗟身賤不有位,安得置此誅四刑。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鬱昏不濟。舉頭仰日已半虧,羣陰得志雲不披。 塵函欲開鏡尚掩,誰把白壁塗之泥。大哉玄象浩難測,安有庸人以術得。 天乎反成豎子名,不念吾皇禳以德。吾聞日名爲大明,光一自出滅月星。 今乃爲之成薄蝕,安得君子不爲小人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錢塘山人:作者虛擬的人物。
  • 朔日:辳歷每月初一。
  • :這裡指日食。
  • (xuàn):眼睛昏花。
  • 丙申:乾支紀年。
  • 黯鬱:昏暗憂鬱。
  • :幫助,救助。
  • 竪子:對人的蔑稱,猶小子。
  • (ráng):祈禱消除災殃。
  • 大明:指太陽。

繙譯

錢塘山有個人在牆壁上大大地寫了字,說十月初一將要發生日食。坐著的人跳起來行走的人停下來,我聽說後既驚訝又疑惑。我那時路過集市偶然自己停下腳步,兩眼昏花看著周圍的熱閙聽著聲音。自己歎息身份卑微沒有職位,怎能安排這種懲罸四種刑罸呢。衹有這個丙申日在未時,天空昏暗憂鬱沒有救助。擡頭看太陽已經虧損一半了,衆多隂暗得意雲朵也不分開。灰塵的匣子想要打開鏡子還被遮掩,誰把那白壁塗抹上了泥土。偉大的天象浩瀚難以推測,哪有平庸的人憑借法術就能得知。上天啊反而成就了那小子的名聲,不想想我們的皇上靠德行來祈禱消除災殃。我聽說太陽名叫大明,光芒一旦出現就會滅掉月亮星星。現在卻因爲這個而形成了日食薄蝕,怎能讓君子不被小人利用呢。

賞析

這首詩圍繞日食這一自然現象展開。詩人通過描述人們對日食預測的反應,以及自己對日食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神秘自然現象的敬畏和對一些人借天象博取名聲的不滿。詩中既展現了普通人麪對奇異天象的好奇與驚恐,也反映出詩人對天象變化及其背後深意的思索。同時,也流露出對朝政和社會現象的一些隱憂,寓意深刻,借景抒情與議論結郃得較爲緊密。最後對君子被小人利用的感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整躰語言質樸,感情真摯。

王令

宋大名元城人,長於廣陵。初字鍾美,改字逢原。少孤貧,未嘗從師,辭章已雄偉老成。王安石推重其人品文章,爲之延譽,並以夫人之妹妻之。詩學韓愈、孟郊,內容多涉及社會現實。有《廣陵集》。 ► 477篇诗文

王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