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賜宴瓊林苑奉酬宮使太師相公

月墀繡屐想無蹤,庭戶新涼綠簟空。 寄語金泥舊裙衩,莫教放盡石榴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月墀(chí)指宮殿前的臺階,因月色映照而得名。墀,臺階上面的空地,也指臺階
  • 繡屐(jī)繡花的鞋子,這裏代指穿着繡鞋的女子
  • 綠簟(diàn)綠色的竹蓆
  • 金泥一種用金粉和膠水製成的顏料,用於裝飾衣物等,這裏指用金泥裝飾的衣物
  • 裙衩(chǎ)裙子,這裏借指女子

翻譯

在月色映照的宮殿臺階上,那些穿着繡鞋的佳人想來已不見蹤影,庭院裏新添了幾分涼意,綠色的竹蓆空蕩蕩地擺放着。我寄語那用金泥裝飾過舊裙子的姑娘,可不要讓石榴花全都凋謝了呀。

賞析

這是一首別有韻味的詩。開篇「月墀繡屐想無蹤,庭戶新涼綠簟空」兩句,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月色中的宮殿臺階曾有佳人腳步,如今卻芳蹤難覓,庭院涼意襲來,空蕩的竹蓆更顯寂寥,讓人能感受到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淡淡哀愁。後兩句「寄語金泥舊裙衩,莫教放盡石榴紅」則陡然一轉,由景入情,詩人對曾身着華麗服飾的女子寄語,不要讓美好的事物如同石榴花般輕易消逝,蘊含着對美好事物的珍惜與留戀,也或許暗喻着對往昔繁華情境的懷念。整首詩用詞細膩,意境幽遠,情感在平靜的敘述中緩緩流淌,引發讀者對於時光與美好的深思。

王安禮

王安禮

宋撫州臨川人,字和甫。王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進士。累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作詩涉及新法下獄,無人敢救,唯安禮從容爲神宗言之,軾得救。進知制誥,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決斷滯訟,勤於政事,遼使知而嘆息誇異。後歷尚書左丞,七年,罷知江寧府。官終知太原府。有《王魏公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