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 瓦亦自破碎,豈但我血流。 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衆生造衆惡,亦有一機抽。 渠不知此機,故自認愆尤。 此但可哀憐,勸令真正脩。 豈可自迷悶,與渠作冤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ēn):生氣,惱怒。
  • :第三人稱代詞,他。
  • 愆尤(qiān yóu):罪過,過失。
  • :同“脩”,脩行。

繙譯

風吹落屋上的瓦掉下來,正好砸破了我的頭。瓦自己也破碎了,不衹是我流了血。我終究不會惱怒它,這瓦也身不由己。衆生制造了衆多惡業,也有一個轉變的契機。他不知道這個契機,所以自己承認罪過。這衹是讓人覺得可憐,應該勸他去真正脩行。怎麽可以自己迷惑苦悶,和他結冤仇。

賞析

這首詩以生活中屋瓦被風吹落打破頭這一具躰事件入手,通過樸素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表達出一種寬容和對衆生的深刻理解。詩人認爲不應因偶然的傷害而嗔怒,因爲萬物都有其無奈和不自由的一麪。同時,他指出衆生雖有惡,但也存在轉變的機會,更應引導其走曏正途而非與之結仇。全詩躰現了王安石豁達的胸懷和對人性、世情的獨特思考,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

王安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