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詠美人指甲

知向窗中弄彩毫。墨痕隱隱沁紅麼。手揮玉柱頻教剪,指撥沉煙旋欲焦。 風力折,嫩蘭苕。夜來輕蘸碧雲醪。芳心要使檀奴覺,一掐春肌暈未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彭孫遹 (pénɡ sūn yù):清代詞人。
  • 彩毫:彩色的毛筆。
  • 墨痕:指墨水留下的痕跡。
  • 沁紅:滲透出紅色。
  • 玉柱:琴瑟等絃樂器上的支柱,此處比喻手指。
  • 沉煙:燒過的香菸,代指薰香。
  • 風力折:形容指甲被風吹得脆弱。
  • 嫩蘭苕 (niǎn lán tiáo):蘭花的莖,此處比喻纖細的手指。
  • 碧雲醪 (bì yún láo):綠色的美酒,形容美酒如雲般醇厚。
  • 檀奴:古代女子的自稱,也指侍女。
  • 春肌:指女子的肌膚,春天般嬌嫩。
  • 暈 (yùn):此處指女子皮膚因害羞而泛起的紅暈。

翻譯

知道你在窗邊細心地玩弄彩色的毛筆, 墨水痕跡隱隱約約透出紅潤的顏色。 你時而輕揮玉指修剪指甲, 指尖在薰香煙霧中轉動,彷彿快要被燒焦。

風兒吹過,你的指甲像嫩蘭的莖葉般脆弱, 夜晚你輕輕蘸取那如碧雲般的美酒。 想要讓你的侍女感受到這份細膩的心意, 你的春日肌膚上還留着被掐後的淡淡紅暈。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一位女子在閨房中精心打扮指甲的情景,展現了她的細緻與嬌媚。詩人以「彩毫」、「墨痕」、「玉柱」等意象,生動刻畫了女子修甲的過程,以及她對美的追求。"風力折,嫩蘭苕"一句,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指甲的纖細與易損,顯示出女子的柔弱和嬌嫩。最後,通過"碧雲醪"和"春肌暈未消",表達了女子希望通過這一細節傳達給身邊人的閨中情趣和含蓄的情感。整首詞語言婉轉,富有詩意,展示了古代女性的生活雅趣和內心世界。

彭孫遹

彭孫遹

清浙江海鹽人,字駿孫,號羨門。順治十六年進士。康熙間舉博學鴻詞,考列第一,授編修。歷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爲《明史》總裁。以才學富贍、詞采清華,有名於時。有《南集》、《延露詞》。身後,其子彭景曾刻《鬆桂堂全集》。 ► 6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