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三闋春盡感事送歸者

折取繁香無處寄。不分殘紅,卻被東皇誤。斷送流年知幾許。一天狼藉風和雨。 金縷低迷濃作絮。擱了簾櫳,黦了春庭宇。春若有情應少住。重來門巷難如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分(fēn) 這裏意思是不滿、埋怨 。
  • 東皇 司春之神。
  • **金縷:**指柳條,柳條細長下垂如縷。
  • ****黦(yuè) 指顏色敗壞。
  • 簾櫳 窗簾和窗牖,也泛指門窗的簾子 。

翻譯

折下那繁茂芬芳的花枝,卻沒有地方可以寄贈。埋怨那殘敗的紅花,被司春之神如此虧待。流逝的歲月不知有多少,在風雨交加中落花狼藉一片。 細長如縷的柳條低垂着,濃得如同棉絮。放下簾子,庭院也被春色染得色彩衰敗。春天如果有感情,應該會稍稍停留。再次來到這裏時,門庭小巷恐怕也很難和過去一樣了。

賞析

這首詞開篇營造了傷春惜春的氛圍,折花無處寄,對殘紅命運不滿,怨怪東皇,將那種對美好流逝的無奈和哀怨之情體現得十分細膩。「斷送流年知幾許」將傷春之感與對時光匆匆流逝的喟嘆相結合,有一種深沉的惆悵。

下闕通過描寫低迷的柳條、衰敗的庭院景色,以景襯情,進一步渲染了傷感的氛圍。「春若有情應少住,重來門巷難如故」以浪漫的想象,賦予春天以情感,又點明即使春天停留,物是人非之感依然難以避免,將送別之感、傷春之情與對人生變故的諸多思緒交織在一起,詞雖短小,卻意境深遠,情韻悠長 。

梁啓超

梁啓超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其著作合編爲《飲冰室合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