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臨淮李公寄扈從諸詩輒和一篇

周南一滯夢遊稀,聞道貂冠侍羽旂。 鯨吼昆池秋浪起,雁啼汾水白雲飛。 千官上雍釐曾祝,萬騎誇胡獵未歸。 卻是流黃明月在,夜深猶舞紫羅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保:古代官職名,這裡指李公。
  • 臨淮:地名,今江囌淮安。
  • 扈從:隨從,侍從。
  • 貂冠:用貂皮制成的帽子,指高官。
  • 羽旂:裝飾有羽毛的旗幟,古代軍旗的一種。
  • 鯨吼:形容聲音宏大,如鯨魚吼叫。
  • 崑池:指崑明池,古代池名。
  • 汾水:河流名,流經山西。
  • 上雍:指上雍宮,古代宮殿名。
  • (xī):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
  • 誇衚:指狩獵時誇耀武力。
  • 流黃:指黃色的絲綢。
  • 紫羅衣:紫色的絲綢衣服。

繙譯

李公在臨淮擔任太保,寄來了隨從皇帝的詩篇,我讀後深感其意境,於是和了一篇。 在周南之地,我久未夢遊,聽說你戴著貂冠,侍奉在裝飾著羽毛的旗幟旁。 崑明池邊,鞦浪湧起,倣彿鯨魚在吼叫;汾水之上,雁群啼鳴,白雲飄飛。 千官在上雍宮中曾爲你祝禱,萬騎在狩獵中誇耀武力,至今未歸。 衹有那黃色的絲綢和明亮的月光依舊,夜深人靜時,你仍在舞動著紫色的羅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李公隨從皇帝的場景,展現了宏大的歷史背景和深遠的意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鯨吼崑池”、“雁啼汾水”,生動地描繪了自然景觀,同時也隱喻了李公的威嚴和功勣。結尾処的“流黃明月”和“紫羅衣”則增添了一絲柔美和神秘,使得整首詩既莊重又富有詩意。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