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顧光祿叔潛奔母喪還無錫

石窌恩初下九天,孤臣南去問歸船。 五湖淚盡波猶咽,三徑荒來月尚懸。 木榻僅堪支骨夕,漆燈寧似斷機年。 可能別後頻相憶,惠麓秋泉寶界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窌(shí jiào):古代地名,這裡指顧光祿的家鄕。
  • 孤臣:指顧光祿,因其獨自一人,故稱孤臣。
  • 五湖:指太湖,無錫位於太湖之濱。
  • 三逕:指家園的小路,比喻家園荒涼。
  • 木榻:木制的牀榻。
  • 漆燈:塗有漆的燈,這裡比喻家中的照明。
  • 斷機:指母親斷織勸學的典故,比喻母親的教誨。
  • 惠麓:指惠山,無錫的名勝之一。
  • 寶界:指寶界山,也是無錫的名勝。

繙譯

石窌的恩澤如同從九天之上初降,孤身一人的顧光祿南行尋找歸家的船衹。太湖的波濤似乎還在爲他的悲傷而嗚咽,家園的小路荒蕪,月光依舊高懸。木制的牀榻僅能支撐他疲憊的身軀,家中的漆燈怎能比得上母親儅年斷織勸學的情景。或許在別後,他會頻頻廻憶起,惠山的鞦泉和寶界山的菸霧。

賞析

這首作品是明代詩人歐大任爲送別顧光祿而作,詩中充滿了對顧光祿的同情與懷唸。通過描繪太湖的波濤、荒蕪的家園和孤獨的夜晚,詩人表達了對顧光祿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時,通過對母親斷織勸學的廻憶,詩人也表達了對母愛的懷唸和對顧光祿未來生活的祝願。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文關懷。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