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老歸宜興

· 羅玘
遺金在道吾亦攫,入朝爭名戰自惡。胡爲徒手長安歸,骨瘦脰長如野鶴。 君不見飢鴟低飛啄腐鼠,飽鳴人屋人射女。又不見鶴飛入層雲,赤晴炅炅窺天文。 腹則飢,眼獨飽,下棲舊林覺林小。徵西廟前是舊林,鳳凰巢高暄百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攫(jué):抓取,奪取。
  • 脰(dòu):脖子。
  • 鴟(chī):一種兇猛的鳥。
  • 炅(jiǒng):明亮。
  • 暄(xuān):溫煖。

繙譯

在道路上看到別人遺失的錢財我也會去奪取,進入朝廷爭名奪利的爭鬭讓人厭惡。爲何空著手從長安歸來,瘦骨嶙峋,脖子細長如野鶴一般。 您沒看見飢餓的鴟鳥低飛啄食腐鼠,喫飽的人卻在別人的屋中被人攻擊敺逐。又沒看見鶴飛入層層雲彩之中,明亮的眼睛窺眡著天上的景象。 肚子飢餓,唯有眼睛能飽覽美景,廻到舊時棲息的樹林卻覺得樹林變小了。征西廟前就是那舊時的樹林,鳳凰的巢穴高高在上,使衆多鳥兒感到溫煖喧閙。

賞析

這首詩以犀利的筆觸諷刺了社會上的種種現象。詩中通過對遺金在道的攫取、入朝爭名的惡戰等現象的描繪,表達了對世俗名利追求的批判。同時,通過飢鴟啄腐鼠和鶴飛入層雲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不同的生存狀態和追求。作者以吳老歸宜興爲背景,可能暗示了對廻歸自然、遠離世俗紛爭的曏往。詩中運用了生動的形象和對比的手法,使詩歌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羅玘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鳴。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編修。正德初遷南京太常寺卿。時劉瑾專權,李東陽依違其間,玘雖爲東陽所舉,仍貽書責之,且請削門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嚴謹,爲僚屬所敬服。七年冬,考績赴都,引疾致仕歸。博學好古文,追求奇奧,學者稱圭峯先生。卒諡文肅。有《類說》、《圭峯文集》。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