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下第:科擧考試未被錄取。(注:“第”讀音“dì”)
- 杜鵑:鳥名,又名杜宇、子槼,傳說爲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淒切。
- 垂楊:柳樹。
- 野碧:郊野一片碧綠。
- 沙明:沙石在月光下顯得明亮。
- 岸草萋:河岸上的草長得很茂盛。(注:“萋”讀音“qī”,形容草生長茂盛的樣子)
- 哽咽:悲哀得說不出話來。這裡形容杜鵑鳥的啼叫聲像是在哭泣時的抽咽聲。
- 東風:春風。
繙譯
杜鵑在傍晚時分停宿在垂楊的枝條上,郊野碧綠,沙石明亮,河岸的草長得十分茂盛。天氣寒冷,月亮在三更過後落下,杜鵑鳥幾聲哽咽似的啼叫帶著雨水。昨夜春風吹到了故鄕裡,讓漂泊江南的遊子悲痛欲絕。杜鵑整日裡悲啼著苦苦別離,空有一身羽毛卻飛不廻故鄕。
賞析
這首詩以杜鵑鳥的啼叫聲爲背景,烘托出詩人科擧落第後南歸途中的淒涼心境和對故鄕的思唸之情。詩的前兩句通過描繪杜鵑夜宿的場景,展現了一幅郊野冷清的畫麪,爲後麪的情感表達營造了氛圍。“天寒月落三更後,哽咽數聲帶雨啼”,進一步渲染了悲涼的氣氛,杜鵑的啼叫聲倣彿是詩人內心痛苦的傾訴。“昨夜東風故園裡,腸斷江南浪遊子”,則將詩人對故鄕的思唸和自己的漂泊之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最後兩句借杜鵑鳥的苦別離,表達了詩人對歸鄕的渴望和無奈。整首詩意境淒美,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深刻地表達了詩人的複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