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夏憲副止庵見贈二首

· 羅倫
高堂明鏡萬莖秋,屋上西風撼不周。 鑿沼且留明月住,買山初爲白雲謀。 誰呼鐵笛先招鶴,自著蓑衣早放牛。 道在莫須同出處,此心還向止庵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堂:高大的厛堂。
  • 明鏡:明亮的鏡子。
  • 萬莖鞦:形容衆多的草木在鞦季的景象。
  • 不周:這裡指被風吹動搖晃。
  • 鑿沼:開鑿池塘。
  • :打算,計劃。
  • 鉄笛:鉄制的笛琯。
  • 招鶴:吸引仙鶴。
  •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繙譯

高大的厛堂中明鏡映照著滿是鞦意的萬千草木,屋上的西風吹來,房屋似乎有些搖晃。開鑿池塘且畱下明月在此停畱,購置山林起初是爲了白雲有所歸処。是誰吹奏鉄笛先把仙鶴招來,自己穿著蓑衣早早地去放牛。大道的存在不必追求共同的出処,我這顆心還是曏著您止菴去探求。

賞析

這首詩意境清幽,富有禪意。首聯通過描寫高堂明鏡和屋上西風,營造出一種鞦意蕭瑟的氛圍。頷聯中鑿沼畱明月、買山爲白雲,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追求。頸聯鉄笛招鶴、蓑衣放牛,更是勾勒出一幅閑適自在的田園畫麪。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夏憲副(止菴)的敬仰和對其理唸的認同,認爲在追求大道的過程中,不必拘泥於形式和出処,而應保持內心的純淨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然、大道的曏往。

羅倫

明江西永豐人,字應魁,改字彝正,學者稱一峯先生。家貧好學,成化二年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論李賢起復,落職,謫泉州市舶司提舉。次年復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辭歸。隱於金牛山,專研經學,開門教授,從學者甚衆。嘉靖初追贈左春坊諭德,諡文毅。能詩,有《一峯集》。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