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略彴(lüè zhuó):獨木橋。
- 緣溪:沿着小溪。
- 斜醺:傍晚帶有醉意的夕陽餘暉。「醺」原指酒醉,這裏用來形容夕陽如醉後的色彩。
- 道人:指自休長老,這裏用來尊稱有道行的出家人 。
翻譯
沿着溪邊有一座獨木橋,一條小路從此處岔開,千萬座山上如香雪般的花朵,映照在傍晚那如醉的餘暉裏。自休長老並沒有去做尋覓繁花的美夢,只以爲漫山遍野都是悠悠的白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幽美妙又充滿禪意的畫面。首句「略彴緣溪一徑分」,簡單幾筆勾勒出環境的清幽與靜謐,以「略彴」「緣溪」「一徑分」營造出曲徑通幽的意境。次句「千山香雪照斜醺」,「千山」寫出範圍之廣,「香雪」將花比作雪,既寫出花的潔白,又暗示了花香馥郁,「斜醺」給整個畫面染上了一層醉人的色彩,絢爛而美好。
後兩句「道人不作尋花夢,只道漫山是白雲」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詩意在此發生轉折。詩人不單純是寫景,而是借景引出了自休長老這一人物形象。長老心中純淨,沒有塵世對於繁花的貪戀與追逐之夢,竟將漫山的繁花誤看成白雲。這一方面寫出了花的淡雅純淨如同白雲,另一方面更體現出自休長老超脫物外、內心空靈的禪者心境。整首詩不着痕跡地將自然美景與禪意融合在一起,韻味悠長 。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 其八 》 —— [ 清 ] 錢謙益
- 《 擢歌十首爲豫章劉遠公題扁舟江上圖 其八 》 —— [ 清 ] 錢謙益
- 《 紅豆樹二十年復花九日賤降時結子纔一顆河東君遣僮探枝得之老夫欲不誇爲己瑞其可得乎重賦十絕句更乞同人和之 》 —— [ 清 ] 錢謙益
- 《 病榻消寒雜咏四十六首 其四十六 》 —— [ 清 ] 錢謙益
- 《 金壇于潤甫釀五加皮酒爲南酒之冠潤甫與繆仲醇友善仲醇善别酒釀法蓋得之仲醇今年潤甫釀成損餉而仲醇亡矣賦四 》 —— [ 清 ] 錢謙益
- 《 題鄒臣虎畫扇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桂殤四十五首 其四十二 》 —— [ 清 ] 錢謙益
- 《 歲暮雜懷八首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