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夜作

夜長夜長天覆霜,海陵城中今夜長。 夜長夜長冬向晚,寒階無人看月滿。 路長家遠來信稀,水闊山深歸夢短。 堂上書生頭已白,朔方健兒十年客。 想渠當此夜長時,撫劍雖長酒杯窄。 明妃愛惜漢宮衣,烏孫公主終不歸。 戚姬去視鴻鵠舉,更爲君王作楚舞。 當此夜長誰送迎,此月還如今夜明。 夜長夜短公莫厭,寒即重裘熱須簟。 夜長夜短公莫憂,多憂多厭公白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陵:地名,今江蘇泰州。
  • **向晚:臨近夜晚。
  • :臺階。
  • 朔方:北方。 (shuò)
  • :第三人稱代詞,他。
  • 撫劍:按劍。
  • 明妃:即王昭君,名嬙。
  • 烏孫公主:指漢武帝時遠嫁烏孫王的劉細君。
  • 戚姬:漢高祖劉邦的寵姬。
  • 鴻鵠舉:比喻志向遠大。這裏指劉邦欲立趙王劉如意爲太子事,因大臣反對未能成功。戚姬爲此傷心,劉邦唱《鴻鵠歌》安慰她 。
  • :皮衣。 (diàn):竹蓆。

翻譯

夜已經很深很長了,天空還降了霜,海陵城中這個夜晚格外漫長。夜長久不停,冬天越來越臨近尾聲了。寒冷的臺階上沒有人,唯有那滿月孤獨地懸在天空。 路那麼遠,家又那麼遙不可及,收到的家書越來越稀少。山水廣闊,想要在夢裏回家都覺得離夢團圓的距離短暫得難以實現。 堂上的書生頭髮都已經花白了,北方戍邊的健兒在外漂泊已經十年了。 我想他們在如此漫長的夜晚,手握長劍,可飲酒的酒杯卻顯得那麼狹小,難以排遣心中愁緒。 王昭君始終愛惜着漢宮的衣裳,烏孫公主終究沒能再回到故鄉。 戚姬眼睜睜看着太子之位旁落,只能再爲君王跳起楚地的舞蹈。 在這漫長的夜裏,又有誰會來送行或迎接呢?這個月亮還像今夜這般明亮。 夜長也好,夜短也罷,您不要厭煩。寒冷了就穿上厚厚的皮衣,炎熱時就鋪上涼蓆。 夜長和夜短啊,您也不要憂愁。憂愁太多、厭煩太多隻會讓您早早地就白了頭。

賞析

這首詩以「夜長」爲主線,通過描寫海陵夜晚的漫長,抒發了深沉的愁緒。開篇「夜長夜長天覆霜,海陵城中今夜長」直接點明時間地點,並強調「夜長」這一主題,營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圍。中間部分詩人由自身的長夜難眠,聯想到遠方的親人與戍邊的將士,如「路長家遠來信稀,水闊山深歸夢短」寫出對家鄉的思念;「堂上書生頭已白,朔方健兒十年客」刻畫了書生年老、健兒久戍的形象,飽含對他們艱辛的同情。 詩中多處用典,如明妃、烏孫公主、戚姬等典故,豐富了詩歌內涵,借古人之遭遇,進一步表達深沉的感慨與無奈。最後勸人不要爲夜長而憂愁,看似豁達,實則是以自我寬慰之詞更深襯出心中的愁悶無法消解。整首詩情感沉鬱頓挫,用詞平易而蘊含深意,通過巧妙結構與典故意境營造,展現出複雜的身世之感與人生的感慨,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

呂本中

呂本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祖籍萊州,壽州(今安徽壽縣)人。仁宗朝宰相呂夷簡玄孫,哲宗元祐年間宰相呂公著曾孫,滎陽先生呂希哲孫,南宋東萊郡侯呂好問子。宋代詩人、詞人、道學家。 ► 1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