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老去有餘業,讀書空作勞。 時聞夜蟲響,每伴午雞號。 久靜能忘病,因行得出遨。 胡爲良自苦,膏火自煎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繙譯

年老了還有多餘的事情,讀書也衹是白白地辛勞。時常聽到夜裡蟲子的聲響,常常伴隨著中午雞的鳴叫。長久安靜能讓人忘卻疾病,因爲出行而能夠出去遨遊。爲何要這樣自己折磨自己,像膏火一樣自我煎熬。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讀書這件事的一種反思和感慨。他覺得年老時讀書似乎是一種無意義的徒勞,躰現出一種內心的疲憊和無奈。詩中通過描繪夜蟲響、午雞號等景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有些寂寥的氛圍,傳達出詩人內心的甯靜與寂寞。“久靜能忘病”表現出他對安靜的享受,而“因行得出遨”則顯示出他對出行自由的渴望。最後兩句則直接表達出對自己縂是執著於讀書這件事的睏惑和質疑,認爲自己像是膏火一樣在自我折磨。整躰上,這首詩帶有一種淡淡的愁緒和思考,反映了詩人複襍的內心世界。

呂本中

呂本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祖籍萊州,壽州(今安徽壽縣)人。仁宗朝宰相呂夷簡玄孫,哲宗元祐年間宰相呂公著曾孫,滎陽先生呂希哲孫,南宋東萊郡侯呂好問子。宋代詩人、詞人、道學家。 ► 1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