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詹慥秀才

子今來幾時,歲月忽已晚。 今當別我去,道里初不遠。 家山霜正濃,馬草寒更短。 何以奉親歡,一笑和氣滿。 邇來遊學士,已見如子罕。 讀書要躬行,俗事不厭簡。 故鄉多老儒,歸日正可款。 時能寄餘論,尚足起我懶。 兩州多便人,自可數往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詹慥(zào):人名,秀才。
  • 歲月忽已晚:時光很快就到了很晚的時候,形容光陰流逝迅速。 :快速、突然。
  • 道里:路程。
  • 家山:家鄉的山,代指家鄉。
  • 邇來:近來。
  • 躬行:親身去做、實踐。 (gōng):自身,親自 。
  • :招待、款待;也有親切交談的意思 。
  • 餘論:指的是剩餘的見解、觀點。這裏指對方對事物觀點的分享。
  • 便人:順便爲他人做某事的人,指有便利於傳遞消息或物品的人 。

翻譯

你來到此處纔沒多久,怎奈時光匆匆,轉瞬就已經時日不淺。如今你又要和我分別離開了,其實路途倒並沒有多遠。此刻你家鄉的山上霜意正濃,天氣寒冷使得餵馬的草料都愈發短少。你回去後用什麼去讓親人開心呢?只要你面帶笑容,家中自然就會充滿和樂溫馨的氣息。近些日子來求學的人當中,像你這樣優秀的人已實屬罕見。讀書可貴在能夠親身去實踐,對於那些俗事,能簡則簡儘量不去爲之煩擾。你故鄉有很多博學的老儒,你回去正好可以去拜訪他們,與他們親切交流。你若能時常寫信告訴我你新的見解感悟,也足以讓慵懶的我重新振奮起來。黃州和江州兩地常有往來方便的人,你我自可以經常互通音訊。

賞析

這首送別詩體現了呂本中對友人詹慥真摯的情感與關懷 。開篇以時光匆匆流逝,表達相聚短暫、離別的不捨。「家山霜正濃,馬草寒更短」描繪出友人歸途中可能面對的寒冷蕭索景象,增添了一份遊子羈旅的惆悵。接着從生活的務實角度,提醒友人以笑容侍奉親人,傳承溫馨,關懷中盡顯真誠。

詩中特別稱讚詹慥在諸多求學者中出類拔萃,表達了對他才華和品德的認可。「讀書要躬行,俗事不厭簡」兩句給予詹慥懇切的人生建議,倡導讀書學以致用和生活力求簡淡的態度,展現出呂本中高尚的品行和深刻的處世哲學。勸友人回鄉後與老儒交往,既能提升學識,又能體現濃厚的文化傳統觀念,體現了對友人未來發展的期待。

結尾處表達希望友人多多來信交流感悟,藉此激勵自己,並提到兩州交通便利可常互通音訊,既有對友情延續的渴望,也使得全詩在離別惆悵中又帶有一絲溫暖的安慰。這首詩語言平實但情感豐富,用詞精妙,堪稱送別詩中的佳作,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學問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呂本中

呂本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祖籍萊州,壽州(今安徽壽縣)人。仁宗朝宰相呂夷簡玄孫,哲宗元祐年間宰相呂公著曾孫,滎陽先生呂希哲孫,南宋東萊郡侯呂好問子。宋代詩人、詞人、道學家。 ► 1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