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養命下喜而賦之

· 黃篪
天章才下五雲中,深慰庭幃侍養衷。 十載有懷隨歲月,一官無補愧臣工。 且將彩服娛膝下,漫說朝衣歸海東。 翹首程途八千里,皇恩無盡露華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章:指皇帝的詔書或文章。
  • 五雲:五彩雲,古代常用來象徵祥瑞。
  • 庭幃:指家庭。
  • 侍養:侍奉和供養父母。
  • :內心。
  • 十載:十年。
  • 一官:指自己的官職。
  • 無補:無益,無用。
  • 臣工:臣子。
  • 彩服:指平民的服裝,與官服相對。
  • 娛膝下:在父母身邊盡孝,使父母快樂。
  • 朝衣:官服。
  • 海東:指東方,這裏可能指朝廷。
  • 翹首:擡頭遠望,形容盼望之切。
  • 程途:路程。
  • 八千里:形容路途遙遠。
  • 皇恩:皇帝的恩典。
  • 露華:露水,比喻皇帝的恩澤。

翻譯

皇帝的詔書從五彩雲中降下,深感欣慰能夠回家侍奉父母。 十年來心中所願隨歲月流逝,一官半職無益於國,愧對臣子的身份。 即將穿上彩服在父母身邊盡孝,不再談論朝服歸於東方朝廷。 擡頭遠望那八千里的路程,皇帝的恩典如濃露滋潤,無盡無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黃篪在接到歸家侍養父母的詔書後的喜悅與感慨。詩中,「天章才下五雲中」描繪了皇帝詔書的莊嚴與祥瑞,而「深慰庭幃侍養衷」則直接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欣慰。後句「十載有懷隨歲月,一官無補愧臣工」反映了作者對過去十年官場生涯的反思與自責,認爲自己雖有官職卻未能爲國家做出實質貢獻。最後兩句「翹首程途八千里,皇恩無盡露華濃」則展現了作者對歸家路途的期待以及對皇帝深厚恩典的感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既表達了對家庭的眷戀,也體現了對國家的忠誠與自省。

黃篪

黃篪,字仲和。南海人。明英宗天順元年(一四五七年)進士。官工科給事中。出爲廣西督學僉事。年三十六即告歸侍養。卒年八十六。著有《諫草》、《吟草》。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