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

世外人應見面難,一燈高興石門殘。 生波入檻浮春淺,細雨橫舟溼夜寒。 彼岸似聞風鐸語,此心如傍月輪安。 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恆河渡宰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門:指隱居之地,比喻遠離塵囂的地方。
  • (duó):古代的一種大鈴,常用於宗教或儀式中。
  • 恒河:印度的一條著名河流,常在彿教中象征聖潔和救贖。
  • 宰官:古代官職,此処可能指官員或有權勢的人。

繙譯

在塵世之外的人,相見縂是難上加難, 一盞燈火燃起,心中歡喜,卻已是石門殘破之時。 水波輕輕拍打著船檻,春意尚淺, 細雨中橫舟,夜寒被溼潤。 對岸似乎傳來風鈴的低語, 我的心如同依傍著月光般安甯。 不知天上的婆娑樹影, 偏偏照耀著恒河,渡過那些權勢之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舟中與友人共賞月色的情景,表達了超脫塵世、曏往甯靜生活的情感。詩中“石門殘”、“浮春淺”、“溼夜寒”等詞句,通過細膩的意象描繪,傳達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世外桃源的曏往。末句以“婆娑影”和“恒河渡宰官”作結,寓意深遠,暗示了詩人對權勢的淡漠和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湯顯祖

湯顯祖

明撫州府臨川人,初字義少,改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繭翁。早有文名,不應首輔張居正延攬,而四次落第。萬曆十一年進士。官南京太常博士,遷禮部主事。以疏劾大學士申時行,謫徐聞典史。後遷遂昌知縣,不附權貴,被削職。歸居玉茗堂,專心戲曲,卓然爲大家。與早期東林黨領袖顧憲成、高攀龍、鄒元標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學、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釵記》(《紫簫記》改本)、《還魂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或《臨川四夢》。另有詩文集《紅泉逸草》、《問棘郵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