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興二十首
往者鬱不樂,駕言作郊遊。
蘿山若老龍,一尾蟠荒陬。
蕭蕭佛舍古,隱隱溪亭幽。
引躅日西下,與客仍淹留。
邇來得嘉墅,竹樹環清流。
此山適當門,周覽無外求。
乃知天與奇,坐享非人謀。
眼中漸黃落,曠野來高秋。
折簡塵外侶,相隨豁吟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駕言:駕車。
- 蘿山:藤蘿覆蓋的山。
- 蟠:盤曲。
- 荒陬:荒涼的角落。
- 引躅:引導腳步。
- 淹留:停留。
- 邇來:近來。
- 嘉墅:美好的別墅。
- 周覽:四處觀看。
- 黃落:指樹葉變黃落下。
- 折簡:寫信。
- 塵外侶:指超脫塵世的伴侶。
- 吟眸:吟詩的眼睛,指欣賞自然美景的眼睛。
翻譯
過去總是鬱鬱不樂,於是駕車去郊外遊玩。藤蘿覆蓋的山像一條老龍,盤曲在荒涼的角落。古老的佛寺顯得蕭瑟,隱約可見的溪邊亭子顯得幽靜。隨着太陽西下,我與客人仍在那裏停留。近來我得到了一座美麗的別墅,四周環繞着竹林和清澈的溪流。這座山正好位於門前,四處觀看無需外求。我這才明白,這樣的美景是天賜的奇蹟,坐享其成並非人爲的謀劃。眼前漸漸看到樹葉變黃落下,曠野迎來了高秋。我寫信邀請那些超脫塵世的伴侶,一起相隨欣賞這美景,開闊我們的詩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鬱鬱不樂到郊遊尋幽,再到得到美好別墅的心境轉變。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蘿山若老龍」、「蕭蕭佛舍古」,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嚮往。詩中「乃知天與奇,坐享非人謀」一句,深刻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奇觀的敬畏和感悟,認爲這些美景是天賜而非人爲。最後,詩人邀請塵外侶一同欣賞這秋日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詩歌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