䨑雲詩八首次韻

抹月塗風畫有聲,等閒人見也愁生。 聽鶯橋下波仍綠,走馬臺邊月又明。 芳草路多人去遠,梅花春近鳥銜爭。 殘更亡寐難同夢,爲雨爲雲只自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䨑雲:䨑(tí),形容雲彩的形狀。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順序創作新詩。
  • 抹月塗風:形容詩人的創作,如同用筆塗抹月亮和描繪風。
  • 走馬台:古代的一種建築,常用於觀賞風景或擧行宴會。
  • 殘更:指夜晚的最後一段時間,即深夜。

繙譯

我用筆塗抹月亮,描繪風,畫中似乎有聲,即使是普通人看了也會感到憂愁。 在聽鶯橋下,水波依舊碧綠,而在走馬台邊,月亮再次明亮。 芳草叢生的小路上,行人已經遠去,梅花在春天臨近時,鳥兒爭相啣食。 深夜裡,我無法與他人同夢,衹能獨自爲雨爲雲,自行其是。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詩中“抹月塗風畫有聲”一句,巧妙地將詩人的創作過程與自然景觀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橋下波光、台邊月色、芳草路、梅花鳥啣等景象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無常的感慨。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在深夜中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自我表達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刻的人生躰騐。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寧人,僑居嘉定,字孟陽,號鬆圓。應試無所得,折節讀書。工詩善畫,又通曉音律。錢謙益罷歸,築耦耕堂,邀嘉燧讀書其中。閱十年返休寧,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