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思道毛塢之什

· 楊慎
嫋嫋杉上藤,翳此荒水濱。 蛇蚓一以結,虯龍何申申。 清風扇中壤,渥露漙高旻。 奇樹既有華,散木亦有身。 歲寒異凋謝,發生何齊勻。 匏瓜徒自系,持此嘆迷津。 誰當貢衢室,上與階蓂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嫋嫋(niǎo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的樣子。
  • (yì):遮蔽,覆蓋。
  • 荒水濱:荒涼的水邊。
  • 蛇蚓:蛇和蚯蚓,比喻細小或低賤之物。
  • 虯龍: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這裏比喻盤曲的藤蔓。
  • 申申:形容盤曲的樣子。
  • 清風:涼爽的風。
  • :這裏作動詞,吹拂。
  • 中壤:指土地之中。
  • 渥露(wò lù):滋潤的露水。
  • (tuán):凝聚,集中。
  • 高旻(mín):高天,指天空。
  • 奇樹:珍奇的樹。
  • 散木:普通的樹木。
  • 歲寒:指寒冷的冬季。
  • :不同。
  • 凋謝:(草木)凋零衰敗。
  • 發生:生長。
  • 齊勻:均勻,一致。
  • 匏瓜(páo guā):葫蘆的一種,這裏比喻無用之物。
  • 迷津:迷失的渡口,比喻迷茫的人生道路。
  • :獻給。
  • 衢室:四通八達的房間,比喻重要的位置。
  • 階蓂(míng):古代傳說中的瑞草,比喻高貴或吉祥之物。

翻譯

細長柔軟的杉樹藤蔓,遮蔽在這荒涼的水邊。 蛇和蚯蚓在這裏纏繞,盤曲的藤蔓如同虯龍般伸展。 涼爽的風吹拂着土地,滋潤的露水凝聚在高高的天空。 珍奇的樹開出了花朵,普通的樹木也有自己的生命。 寒冬時節,它們凋謝的方式各不相同,生長的情況也非均勻一致。 葫蘆雖系在藤上,卻只能感嘆人生的迷茫。 誰能將此貢獻給重要的位置,使之與吉祥之物並列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荒水濱上杉樹藤蔓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樣性和不平等。詩中,「嫋嫋杉上藤」與「虯龍何申申」形象地描繪了藤蔓的柔美與力量,而「歲寒異凋謝,發生何齊勻」則深刻反映了生命在逆境中的不同命運。結尾的「匏瓜徒自系,持此嘆迷津」則隱喻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迷茫與無奈,表達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楊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