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東守:指唐代河東地區的刺史。
- 周朝聖歷時:指周朝的盛世時期。
- 土花:指碑石上的苔蘚。
- 綠字:指碑文因苔蘚覆蓋而呈現綠色。
- 石發:指石碑上的苔蘚。
- 金碑:指石碑因年代久遠而呈現的金黃色。
- 泣露:指露水像是在哭泣。
- 麟: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指碑上的雕刻。
- 嘶風馬:指風吹過馬的雕像,聲音像是馬在嘶鳴。
- 郡乘:指地方志書。
繙譯
明代楊慎訪問石樁村,尋找唐代河東刺史王仁求的碑文。詩中描述了碑石的景象:唐代河東的守護者,在周朝的盛世時期畱下痕跡。碑石上的苔蘚覆蓋了綠色的文字,石碑因年代久遠而呈現金黃色。露水像是哭泣,麟的雕像依然躺臥,風吹過馬的雕像,聲音像是馬在嘶鳴。這片荒原無人問津,連地方志書中也未曾記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唐代河東刺史王仁求碑的描述,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遺跡的孤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土花封綠字”、“石發被金碑”,生動地描繪了碑石的古老和被遺忘的狀態。末句“荒原誰過問,郡乘不曾知”更是深刻地表達了歷史的遺忘和文化的失落,反映了詩人對歷史遺跡的感慨和對文化傳承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