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全州

· 解縉
陶生巖畔草青青,唐介墳前江水聲。 兩岸鷓鴣啼不盡,畫船撾鼓過全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陶生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以陶姓人士命名的岩石或山崖。
  • 唐介墳:地名,指唐代某位名叫唐介的人的墳墓。
  • 鷓鴣:(zhè gū) 一種鳥類,常被用來象徵哀愁或思鄉之情。
  • 撾鼓:(zhuā gǔ) 敲鼓,這裏指船上敲鼓的聲音。

翻譯

陶生巖旁青草茂盛,唐介墳前江水潺潺。兩岸鷓鴣啼叫聲不絕,畫船上鼓聲陣陣,我乘船穿過全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文遺蹟,展現了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陶生巖畔草青青」和「唐介墳前江水聲」兩句,既描繪了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象,又隱含了對歷史人物的緬懷。後兩句「兩岸鷓鴣啼不盡,畫船撾鼓過全城」則通過鷓鴣的啼叫和船上的鼓聲,傳達了一種旅途中的哀愁與壯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歷史的感慨和對旅途景色的深刻體驗。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