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 解縉
驄馬五更寒,披衣上繡鞍。 東華天未曉,明月滿闌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驄馬:青白色的馬。
  • 東華:指東華門,紫禁城東門。

翻譯

青白色的馬在五更時分感到寒冷,我披上衣服跨上繡鞍。 東華門的天空還未破曉,明亮的月光灑滿了欄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早朝的景象,通過「驄馬五更寒」和「披衣上繡鞍」傳達了早起的艱辛和寒冷。後兩句「東華天未曉,明月滿闌干」則以明亮的月光作爲背景,襯托出宮廷的寧靜與莊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早朝時刻的獨特感受。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