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即事三首

· 解縉
梧州舊治扶桑國,虎圈山名記大園。 蜑戶舉罾看水影,舟人移橛認潮痕。 貧婆果熟紅包坼,荔子花開綠萼繁。 北望九疑雲盡外,重華端拱太微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梧:地名,今廣西梧州市。
  • 解縉:明代文學家、書法家。
  • 扶桑國:古代對日本的稱呼。
  • 虎圈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蜑戶:古代指居住在水邊的人。
  • (zēng):一種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漁網。
  • (jué):木樁。
  • 貧婆果:一種水果,具體種類不詳。
  • 紅包坼:指果實成熟時外皮裂開,露出紅色果肉。
  • 荔子:荔枝。
  • 綠萼:荔枝花的花萼,綠色。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內。
  • 重華:指舜帝,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 端拱:端坐拱手,形容莊嚴的樣子。
  • 太微垣: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宿名,象徵帝王。

翻譯

梧州曾是舊時的扶桑國,虎圈山的名聲記載在歷史中。 水邊的居民舉起漁網,觀察水中的倒影,船伕移動木樁,辨認潮水的痕跡。 貧婆果成熟時,紅色的果肉裂開,荔枝花開,綠色的花萼繁盛。 北望九疑山,雲霧盡處,舜帝莊嚴地端坐在太微垣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梧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通過對扶桑國、虎圈山、蜑戶、舟人等元素的描寫,展現了當地的特色和歷史。詩中「蜑戶舉罾看水影,舟人移橛認潮痕」生動地描繪了水邊居民的生活場景,而「貧婆果熟紅包坼,荔子花開綠萼繁」則形象地描繪了水果成熟的景象。最後,通過「北望九疑雲盡外,重華端拱太微垣」表達了對古代帝王舜帝的敬仰之情,同時也體現了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歷史的讚美。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