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漢秋晴圖
讀書不願賢良舉,朝醉霸陵暮湘渚。
兩鬢從添鏡裏霜,十年聽遍江南雨。
呼鷹臺上愛秋清,鸚鵡洲前看晚晴。
紅葉蟬聲湘寺遠,碧潭鴻影漢川明。
湘波漢水愁無盡,畫裏江山聊一哂。
舉世唯稱王仲宣,當時亦有周公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賢良舉:指選拔賢能的科舉考試。
- 霸陵: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
- 湘渚:湘江邊的小洲,泛指湖南一帶。
- 兩鬢從添鏡裏霜:形容歲月流逝,兩鬢已生白髮。
- 呼鷹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詩人所到之處。
- 鸚鵡洲: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長江中的一個沙洲。
- 湘寺:湖南的寺廟。
- 漢川:漢水,流經湖北的一條河流。
- 王仲宣:王粲,字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 周公瑾:周瑜,字公瑾,三國時期東吳名將。
翻譯
不願通過科舉考試來追求功名,寧願在霸陵的早晨醉酒,在湘江的小洲上度過黃昏。 歲月如梭,兩鬢已添白髮,十年來聽遍了江南的雨聲。 在呼鷹臺上欣賞秋天的清爽,在鸚鵡洲前觀賞晚霞的美麗。 湘江邊的寺廟裏,紅葉伴隨着蟬聲,漢水清澈,倒映着鴻雁的影子。 湘江與漢水交匯處的景色令人憂愁無盡,畫中的江山美景也只能讓人苦笑。 世人只稱贊王粲的才華,卻忘了當時也有像周瑜這樣的英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功名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詩中,「讀書不願賢良舉」一句即表明了詩人不願隨波逐流,追求功名利祿的心跡。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呼鷹臺上愛秋清」、「紅葉蟬聲湘寺遠」等,展現了詩人對江南風光的無限喜愛與留戀。結尾處提及王粲與周瑜,既是對歷史人物的懷念,也隱含了對當時社會評價標準的批判,表達了詩人對才華與英雄的敬仰,以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