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舟中有懷諸弟

· 饒相
瀟瀟風雨送行舟,一別庭荊踰五秋。 鴻雁失羣依北渚,脊鴒飛處傍南洲。 天涯月夜長相憶,江草山花總是愁。 言面每從春夢接,夢迴仍舊思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瀟瀟(xiāo xiāo):形容風雨急驟。
  • 庭荊:指兄弟之間的情誼。
  • (yú):超過。
  • (zhǔ):水中小塊陸地。
  • 脊鴒(jí líng):鶺鴒,一種鳥,比喻兄弟。

翻譯

急驟的風雨爲行舟送行,我與兄弟們分別後,已經超過五個春秋。 失羣的鴻雁依傍着北方的水中小塊陸地,鶺鴒飛行之處靠近南方的洲渚。 在天涯的月夜,我常常互相思念,江邊的草和山上的花也總是帶着憂愁。 每次在春夢中與你們相見交談,夢醒後心中依然思緒悠悠。

賞析

這首詩以風雨送行舟開篇,烘托出一種憂傷的氛圍。詩人通過「一別庭荊踰五秋」表達了與諸弟分別之久,思念之深。接下來,用「鴻雁失羣依北渚,脊鴒飛處傍南洲」的形象比喻,進一步強調了兄弟離散的孤獨和對團聚的渴望。「天涯月夜長相憶,江草山花總是愁」則將思念之情與自然景物相結合,使愁緒更加深沉。最後,「言面每從春夢接,夢迴仍舊思悠悠」深刻地描繪了詩人對諸弟的牽掛,即使在夢中相見,醒來後思念依然綿長。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兄弟情誼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柔情與憂愁。

饒相

饒相,字志尹,號三溪。大埔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進士,授中書舍人。晉戶部員外郎,監山東、河南漕運。二十二年,以詿誤謫無爲州判官,署州事。二十四年調任兗州判官,遷淮陽郡丞。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三十二年,升饒州兵備、江西按察副使。尋乞歸養,家居三十餘年,卒。著有《三溪先生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