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乙:同「太一」,星名,在紫微宮門外天一星南。這裏用來比喻光芒明亮。
- 光分:光芒分佈。
- 嶺頭:山嶺的上頭。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逐:追隨,追逐。
- 仙舟:舟船的美稱。
- 流霞:傳說中天上神仙的飲料,泛指美酒。
- 野鶴:野生的仙鶴,常用來比喻隱士。
- 地軸:地球的自轉軸,這裏指大地。
- 文章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個朝代的文章。
- 天球:一種玉製的球形瑞物,這裏比喻傑出的作品。
- 鴻儒:泛指博學之士。
- 操持力:掌握和控制事物的能力。
- 皋比(gāo pí):虎皮,這裏指講席。
翻譯
明亮的太乙星光照耀着山嶺的上頭,金陵的風雪追逐着那美麗的舟船。我們共同暢飲美酒,沉醉於江邊寒冷的花叢中,野生的仙鶴在古老的渡口邊長久地鳴叫,使這個秋天更顯蕭瑟。烽火燃起一回就讓人悲嘆大地的動盪,八個朝代的文章以其珍貴堪比天上的美玉。博學的儒者自有掌控事物的能力,獨自坐擁講席,心中的志向卻難以實現。
賞析
這首詩意境宏大,情感深沉。首聯通過「太乙光」和「金陵風雪」營造出一種宏大而又略帶寒冷的氛圍,「逐仙舟」則增添了一絲動態之美。頷聯中「流霞共醉」和「野鶴長鳴」,一靜一動,展現出一種獨特的意境,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頸聯提到「烽火」,讓人感受到時代的動盪不安,而「文章八代貴天球」則強調了文章的重要性和價值。尾聯則表達了鴻儒雖有能力,但心中的抱負難以實現的無奈。整首詩用詞精準,意境深遠,將作者的情感與對時代的思考融入其中,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
釋今無的其他作品
- 《 壽彭明府退庵 》 —— [ 明 ] 釋今無
- 《 朱孔暉澹歸俗婿也來自武林時澹歸與予度夏海幢孔暉因從予品戒於其歸送詩三章 》 —— [ 明 ] 釋今無
- 《 十一遊羅浮詩 》 —— [ 明 ] 釋今無
- 《 甲寅春二月與蜜在慧均四藏自顯超漢鐵關洞開瓶出法敵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掛雲諸子從燕臺南歸取道泰安登岱嶽所經 》 —— [ 明 ] 釋今無
- 《 泊始興城下 》 —— [ 明 ] 釋今無
- 《 送陸康侯還瓊山 》 —— [ 明 ] 釋今無
- 《 千山剩人和尚塔於大安十年矣無哭章庚戌寒夜夢出關門醒而情思繾綣追惟舊境綴之以詞 》 —— [ 明 ] 釋今無
- 《 書生入戎馬之場歌贈夏繼先兼送還鎮海安 》 —— [ 明 ] 釋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