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觀復先生哀輓二首

· 龔詡
昔年幸獲叨文會,今日那知死別離。 我輩正懷瞻北斗,先生何忽跨南箕。 濟人誰施囊中藥,傳世空遺篋裏詩。 道路行人盡流涕,況予深荷叔牙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叨(tāo):謙辭,表示受到(別人的好處)。
  • 瞻北斗:仰望北斗星,常用來表示敬仰、追隨某人或某種理想。
  • 跨南箕(jī):指死亡。南箕,星名,即箕星。箕星出現南方,古有「南箕北斗」之說,箕星出現南方時,箕星在南,鬥星在北,比喻有名無實。此處「跨南箕」指死亡。
  • 囊中藥:口袋裏的藥,這裏可能指救助他人的藥物。
  • 篋(qiè):箱子。

翻譯

過去有幸能參加文會,今日卻怎知要面對生死別離。 我們正心懷敬仰追隨着(像北斗星一樣的人),先生爲何卻突然離世。 您曾救助他人,可誰能施展您口袋裏的妙藥;您傳世的,徒然留下箱子裏的詩篇。 道路上的行人都爲此流淚,更何況我深深受到您如鮑叔牙般的知遇之恩。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張觀復先生的哀悼輓歌。首聯通過對比昔日相聚的歡樂與今日的死別,表達了作者的悲痛之情。頷聯中「瞻北斗」表現了對先生的敬仰,而「跨南箕」則形象地表達了先生的離世,給人以強烈的衝擊。頸聯提到先生救助他人的藥和留下的詩篇,體現了先生的善舉和文學成就。尾聯則進一步強調了衆人的悲痛,以及作者對先生知遇之恩的感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素,通過對先生的懷念和讚美,傳達出了深深的哀思和敬意。

龔詡

龔詡

明蘇州府崑山人,一名翊,字大章,號純庵。龔察子。建文時,爲金川門卒,燕兵至,慟哭遁歸,隱居授徒。後周忱巡撫江南,兩薦爲學官,堅辭。卒,門人私諡安節。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