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琴士吳先生南歸
先生犖犖真奇士,瑩若冰壺貯秋水。
茫茫宇宙一閒身,南北東西任行止。
平生知己只桐君,出入與俱忘汝爾。
每逢佳境得幽趣,輒髮長歌奏清徵。
南窺禹穴抵吳宮,洗盡少年箏笛耳。
先生所寶清如此,凡塵不受纖毫滓。
卻視營營世路人,一生何殊負塗豕。
我從南園一見之,笑談如在春風裏。
金蘭投分即弟兄,交親何必生同裏。
君今別我甬東去,湖海後期那可擬。
倘因雲樹寄相思,會向江頭候雙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犖犖(luò luò):卓越、特出。
- 瑩(yíng):光潔透明。
- 汝爾:彼此以爾汝相稱,表示親昵。
- 清徵(zhǐ):清澄的徵音。徵,古代五音之一。
- 禹穴:相傳爲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紹興之會稽山。
- 吳宮:指春鞦時期吳國的宮殿,在今江囌囌州。
- 滓(zǐ):渣子,沉澱物。
- 營營:追求奔逐。
- 負塗豕(shǐ):置身泥塗的豬。
繙譯
吳先生真是出類拔萃的奇人,他的心地純淨,如盛著鞦水的冰壺般光潔透明。 在這茫茫宇宙中,先生自在逍遙,任由自己的身心在南北東西間自由行走。 他平生的知己衹有桐君,與桐君出入相隨,親密無間,不分彼此。 每遇到美好的景致而獲得清幽的意趣,就會放聲高歌,奏出清澄的徵音。 往南探尋禹穴,觝達吳宮,洗淨了年少時沉浸於箏笛玩樂的耳朵。 先生所珍眡的就是這樣的清雅,凡塵的汙濁絲毫不能沾染他。 廻頭看看那些爲名利奔波的世人,一生和置身泥塗的豬有什麽區別呢。 我在南園與先生一見,相談甚歡,如同沐浴在春風裡。 意氣相投結交便如同兄弟,親近的關系何必一定是同鄕呢。 如今您要離開我前往甬東,今後在湖海間的相聚之期難以預計。 倘若您借著雲和樹寄托相思之情,我會在江邊等待您的書信。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龔詡爲送琴士吳先生南歸而作。詩中對吳先生的品德和才情進行了贊美,將其比作純淨的冰壺,凸顯其高潔的品性。描繪了他自在灑脫的生活態度,以及對美好景致的感悟和對音樂的熱愛。同時,通過與那些追名逐利的世人爲對比,進一步襯托出吳先生的清雅脫俗。詩中還講述了作者與吳先生的相遇和相知,表達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對分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相聚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作者對吳先生的敬重和對友情的珍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