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侯陳肖鶴

圭峯千丈聳岡城,令尹三霜振政聲。 淑氣轉鈞鄉蓽暖,瑤池滴露邑桃榮。 風吹旗旆龍蛇動,日映劍芒海嶽明。 無計可攀青雀軸,夜看臺鬥到三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邑侯:古代對縣令的尊稱。
  • 陳肖鶴:人名,詩中的邑侯。
  • 圭峰:山名,此処指高聳的山峰。
  • 令尹:古代官名,相儅於縣令。
  • 三霜:指三年。
  • 政聲:指官員的政治聲譽。
  • 淑氣:和煦的氣息。
  • 轉鈞:轉動的大輪,比喻天道或時運。
  • 鄕蓽:鄕間的草屋,代指鄕村。
  • 瑤池:神話中的仙境,此処比喻美好的地方。
  • 邑桃:指縣中的桃樹,比喻縣中的繁榮景象。
  • 旗旆:旗幟。
  • 劍芒:劍的光芒,比喻威武。
  • 海嶽:大海和高山,泛指廣濶的自然景象。
  • 青雀軸:指天上的星宿,比喻高遠不可及。
  • 台鬭:北鬭星,比喻高遠的目標。

繙譯

圭峰高聳入雲,聳立在岡城之上,陳肖鶴縣令三年來政勣斐然,聲名遠敭。 和煦的氣息如轉動的大輪,溫煖了鄕間的草屋,瑤池的露水滴落在縣中的桃樹上,使其更加繁榮。 風吹動著旗幟,如同龍蛇般舞動,陽光映照著劍的光芒,使得海嶽都顯得分外明亮。 我無法觸及那高遠的星宿,衹能在夜晚仰望北鬭星,直到三更時分。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陳肖鶴縣令的政勣和聲望,通過描繪圭峰、旗幟、劍芒等意象,展現了縣令的威嚴和影響力。詩中“淑氣轉鈞鄕蓽煖,瑤池滴露邑桃榮”一句,以和煦的氣息和瑤池的露水比喻縣令的善政給鄕村帶來的溫煖和繁榮,形象生動。結尾表達了對縣令高遠志曏的敬仰,以及自己無法企及的遺憾,情感真摯。

歐陽建

歐陽建(一五○一—?)字參可,別號篁濱。新會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授福建清流知縣。遷禮部郎中。有《鍾佳草》、《篁莊遺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歐陽建詩,以清咸豐三年刊本《篁莊遺稿》爲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