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離

· 劉基
久別離,別時小兒未解語。今日踉蹡庭下來,向人問爺淚如雨。 兒知有爺未曾識,爺有母在愁何極。明庭不奏采薇詩,久別離,當語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踉蹡 (liàng qiāng):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
  • 采薇詩:《詩經》中的一篇,常用來比喻遠行或離別。

翻譯

久別離,分別時我的小兒還不會說話。今天他搖搖晃晃地來到庭院中,向人詢問父親的去向,淚水如雨般落下。 兒子雖然知道有父親,卻從未真正認識過他,而父親的母親(即兒子的祖母)還在,心中的憂愁無法言喻。朝廷不再奏響《采薇》這首詩,這長久的離別,我該向誰訴說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家庭深深的思念和無法言說的憂愁。通過描述兒子對久別父親的渴望和祖母的憂愁,詩人展現了一個家庭因離別而承受的痛苦。詩中的「采薇詩」不僅是對離別的象徵,也反映了詩人對朝廷政治的失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家庭的小景折射出時代的大背景,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