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十一首

· 劉基
當途亂天紀,赤帝懸空名。 寧知闢掾日,禍機巳潛萌。 晉主念私勞,荀馮巧相迎。 撫牀竟不寤,骨肉成鯢鯨。 好還實天道,狙詐徒人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當途:當權。
  • 天紀:天道,天理。
  • 赤帝:指漢高祖劉邦,傳說他是赤帝子。
  • 闢掾:指選拔官員。
  • 禍機:禍患的隱伏。
  • 潛萌:暗中萌發。
  • 晉主:指晉朝的君主。
  • 荀馮:人名,可能是指晉朝的官員。
  • 撫牀:指君主撫摸牀榻,表示憂慮。
  • 不寤:不醒悟。
  • 骨肉:指親人。
  • 鯢鯨:大魚,比喻大禍。
  • 好還:指因果報應。
  • 天道:自然的法則。
  • 狙詐:狡猾欺詐。
  • 徒人情:只是人的情感所爲。

翻譯

當權者擾亂了天理,赤帝劉邦雖有空名卻無實權。 誰知在選拔官員之時,禍患的種子已經悄然埋下。 晉朝的君主只顧念個人的恩怨,荀馮等人巧言令色迎合君意。 君主憂慮地撫摸牀榻,卻未能醒悟,最終導致親族遭受大禍。 因果報應是天道的體現,狡猾欺詐不過是人的情感所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回顧,揭示了權力鬥爭中的禍患與因果報應。詩中「當途亂天紀」一句,直接指責了當權者的失德,而「赤帝懸空名」則暗指漢高祖雖有名無實。後文通過對晉朝君主和荀馮的描述,展現了權力鬥爭中的私心與狡詐,以及由此帶來的災難。最後,詩人強調了天道的公正和人的行爲之間的對比,表達了對歷史教訓的深刻反思。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