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修以夏曹郎出守維揚經年懷想間書來鬢漸生白因而感賦
庭教原來輔聖明,十年燕闕又江城。
嗟予斜日青山暮,聞爾秋霜綠鬢生。
南雁怪遲滄海信,北堂莫慰綵衣情。
遙知謇謇難爲孝,不遣書題老淚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慎修:人名,即夏慎修,作者的朋友。
- 夏曹郎:指夏慎修,因其曾任官職,故稱。
- 維揚:古地名,今江蘇揚州。
- 燕闕:指北京,古稱燕京。
- 江城:指南京。
- 斜日青山暮:比喻年老。
- 秋霜綠鬢生:指頭髮逐漸變白,暗示年老。
- 北堂:指母親。
- 綵衣情:指孝道,源自《孝經》中「綵衣娛親」的故事。
- 謇謇:忠誠正直的樣子。
- 書題:書信。
翻譯
慎修你曾輔佐聖明的君主,十年間在北京和南京之間奔波。 我感嘆自己如斜陽下的青山,日漸老去,而聽說你的頭髮也如秋霜般漸漸白了。 南方的雁兒怪異地遲遲不帶來你的消息,而北方的母親也無法安慰我對你的思念之情。 遙想你忠誠正直,難以盡孝,不會讓書信中的老淚傾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遠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對其忠誠與孝道難以兩全的感慨。詩中通過「斜日青山暮」和「秋霜綠鬢生」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同時,通過「南雁怪遲滄海信」和「北堂莫慰綵衣情」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對朋友消息的渴望和對母親思念的無奈。最後,以「謇謇難爲孝,不遣書題老淚傾」作結,深刻表達了作者對朋友忠誠與孝道之間矛盾的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