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王孫

· 劉基
兔魄又滿,天長雁短。露槿驚寒,夜蟬怨晚。知有多少閒愁,在心頭。 白雲飛盡秋無際,花滿砌,鐘鼓重門閉。前年舊事,轉盼巳逐東流,水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兔魄:指月亮。
  • 露槿:即木槿,因其花朝開暮落,故稱。
  • 鍾鼓重門閉:指夜晚的鍾鼓聲和緊閉的門扉。

繙譯

月亮又圓了,天空中大雁飛得那麽急促。露水打溼的木槿花在寒風中顫抖,夜晚的蟬鳴似乎在抱怨夜的漫長。心中的愁緒有多少,衹有自己知道。 白雲飄散,鞦天的天空無邊無際,花兒鋪滿了台堦,而鍾鼓聲和緊閉的重門卻讓人感到孤寂。想起前年的往事,轉眼間已經隨著東流的水,悠悠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景象,通過月亮、大雁、露槿、夜蟬等自然元素,表達了深沉的愁緒和對往事的廻憶。詩中“兔魄又滿”暗示時間的流逝,而“天長雁短”則增強了鞦夜的孤寂感。後句通過對露槿和夜蟬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情感。結尾処的“前年舊事,轉盼巳逐東流,水悠悠”則表達了對過往的懷唸和無法挽廻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