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煢煢:孤獨無依靠。
序
這首詩最初見於《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九》,題爲《古豔歌》,無作者名氏。明、清人選本往往作竇玄妻《古怨歌》。《藝文類聚·卷三十記》竇玄妻事云:“後漢竇玄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舊妻與玄書別曰:‘棄妻斥女敬白竇生:卑賤鄙陋,不如貴人。妾日已遠,彼日已親。何所告訴,仰呼蒼天。悲哉竇生!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獨何人,而居是處。’”並不曾提到竇玄妻作這首歌。今仍從《太平御覽》。
這首詩是棄婦詩,前兩句即以動物起興,興中含喻。寫棄婦被迫出走,猶如孤苦的白兔,往東去卻又往西顧,雖走而仍戀故人;後兩句是規勸故人應當念舊。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煢煢:(qióng qióng)形容孤獨無依的樣子。
繙譯
孤獨無依的白兔,往東奔跑又曏西廻顧。衣服是新的好,人卻還是舊的親切。
賞析
這首詩以白兔起興,用白兔的“東走西顧”來象征人的徬徨與畱戀。後兩句直白地表達出一種樸素而深刻的人生感悟,即往往新的衣物會讓人喜愛,但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還是故人更爲珍貴。詩雖簡短,卻飽含深情,有著一種令人感歎的情愫,讓人對新舊之別有了更深刻的思索。同時語言簡潔明快,通俗易懂,卻又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