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謂
出必彰明盛,來當表慶隆。 野心知楚子,疐尾見周公。 仲德牽衣惠,烏孫飼乳功。 金行鍾粹白,冬獻莫雷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彰明盛(zhāng),彰顯、顯揚;彰明盛意爲宣揚昌盛盛大的氣象。
  • 慶隆:吉祥昌盛。
  • 野心知楚子:「楚子」指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據說楚國的祖先具有野心勃勃開拓的精神 ,這裏以楚子代表狼有像楚祖先那樣不安於現狀的一面。
  • 疐尾(zhì wěi ):,本意爲絆住或阻礙,疐尾典出《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形容進退兩難,這裏可能有某種象徵意義。
  • 仲德牽衣惠仲德應是指特定的人,此處所說應是有仲德曾對狼有過牽衣施惠之意,可能爲典故,但出處較生僻,確切含義有待進一步考證。
  • 烏孫飼乳功烏孫是古代西域民族,這裏的飼乳功可能是指烏孫有照顧餵養狼崽之類的情況 ,具體典故待考,推測可能暗示狼與烏孫之間有某種特別聯繫。
  • 金行:在古代五行學說中,金行代表秋天、西方等,古人常將事物與五行對應。
  • 鍾粹白,聚集;粹白,指純白色,這裏意謂狼契合秋天的肅殺以及西方的特性,全身呈現純淨的白色。

翻譯

狼出動時必定彰顯盛大氣象,到來也應當象徵着吉祥昌盛。它有着如同楚國先君般不安分的野心,也有着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情況。仲德曾有過對狼牽衣施惠之舉,烏孫也有過餵養狼崽的功績。狼符合金行的特性,全身凝聚着純淨的白色,在冬天這季節呈現,沒有其他可與之相類同。

賞析

這首詩從多個角度描繪了狼的形象以及圍繞狼的一些傳說典故。詩的開篇便賦予狼以特殊象徵意義,說它出現是昌盛吉祥的預兆,爲狼這一形象披上神祕的外衣。接着通過「野心知楚子」展現狼猶如雄主的進取精神,而「疐尾見周公」則爲這種特性添加一些波折委婉,暗示狼也有處境艱難的一面。中間兩句引用仲德和烏孫與狼有關的典故,豐富了狼在文化中的內涵,增添其神祕和傳奇色彩。最後兩句則從五行等觀念出發,強調狼顏色以及出現時令的獨特性,展現狼在詩人眼中別具一格的形象。整首詩雖然題目是狼,卻未侷限於直接描寫狼的外形習性,而是深入挖掘狼在傳統文化和精神層面的價值,借狼闡述一些對於事物和現象的看法,體現了詩人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和深刻的思考,整首詩典雅古樸卻又意味悠長。

丁謂

丁謂

宋蘇州長洲人,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爲大理評事、通判饒州,遷尚書工部員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歷任工、刑、兵、吏四部尚書,進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機敏有智謀,憸狡過人,善揣摩人意。喜爲詩,通曉圖畫、博弈、音律。真宗朝營建宮觀,僞造祥異,多發於謂與王欽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後欺罔、與內侍雷允恭交通、擅遷真宗陵寢,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祕書監致仕,卒於光州。 ► 155篇诗文

丁謂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