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鐘山:今江蘇南京紫金山。
- 陽谷: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爲陽,谷指山谷,陽谷就是山南面的山谷 。
- 梵王家:指的是佛教寺廟。梵,原指梵天,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造之神,這裏借指佛教。
- 帝釋臺:帝釋天是佛教中的忉利天之主,帝釋臺指佛寺裏與相關傳說聯繫的建築臺閣 。
- 優鉢花:也作「優鉢羅花」,梵語音譯,蓮花的一種。
- 遊戲:這裏並非普通遊玩嬉戲之意,可理解爲自在行事,隨心自在地活動。
- 師子吼:佛教用語,比喻佛菩薩說法時震懾衆人,如同獅子吼叫能讓百獸膽寒 。
- 比丘:指的是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俗稱僧人。
- 錦袈裟:用錦緞製成的袈裟,袈裟是僧人披在外面的法衣。
翻譯
在鐘山南面的山谷中有一座佛教寺廟,在那帝釋臺前盛開着美麗的優鉢羅花 。自在之時聽聞那彷彿獅子吼般威嚴的佛法妙音,僧人們身披錦緞製成的法衣。
賞析
這首詩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作。詩的開篇直入主題,點明鐘山陽谷的佛教寺廟 ,給人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又帶有神聖色彩的環境氛圍。將寺廟稱爲「梵王家」,增添了神祕莊嚴之感,「帝釋臺前優鉢花」描繪出如畫般的場景,帝釋臺作爲寺廟意象,和神聖的優鉢花相襯,構建出超脫塵世的境界。
「遊戲但聞師子吼」展現出寺廟中佛法宣講的宏大場景,「師子吼」既突出佛法的威嚴與神聖 ,又讓讀者彷彿能聽到那震撼心靈的聲音,使整個氛圍更具莊嚴感 。「比丘身衣錦袈裟」最後一句將視角聚焦到僧人身上,身着錦緞製成的袈裟,不僅呈現出僧人形象,也從側面反映出寺廟的莊嚴與佛法的昌盛。整首詩從寺廟的環境寫到佛法的宣講再到僧人的形象,描繪出一個充滿神祕色彩、莊嚴神聖的佛教世界,流露出對佛法的尊崇與對寺廟清幽氛圍的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