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道

· 薛蕙
鳳闕正中天,龍池帶洛川。 層城三市列,複道兩宮連。 錦障藏歌伎,羊車戲少年。 更逢嵇阮輩,長嘯酒壚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闕(què):宮門前的望樓。
  • 龍池:指宮中之池。
  • 洛川:洛水。
  • 層城:古代神話中崑崙山上的高城。此處指高大的城闕。
  • 複道:樓閣間架空的通道。
  • 歌伎(jì):以歌舞爲業的女子。
  • 羊車:宮中用羊牽引的小車。
  • 嵇(jī)阮輩:指嵇康和阮籍等魏晉名士。
  • 酒壚(lú):賣酒處安置酒甕的砌臺。

翻譯

宮門前的望樓正聳立於天空之中,宮中的池子連着洛水。高大的城闕里三市排列,樓閣間的架空通道連接着兩座宮殿。華麗的帷帳中藏着歌女,宮中用羊牽引的小車供少年嬉戲。更能遇到像嵇康、阮籍這樣的輩人,在賣酒的地方前放聲長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洛陽城的繁華景象。詩的前兩句寫了洛陽城的整體佈局,突出了其雄偉壯觀。中間兩句通過「層城三市列」和「複道兩宮連」,進一步展現了城市的繁榮和宮廷的奢華。接下來,「錦障藏歌伎,羊車戲少年」則描繪了貴族們的享樂生活。最後兩句「更逢嵇阮輩,長嘯酒壚前」,引入了魏晉名士的形象,增添了文化氛圍和豪放之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生動地展現了洛陽城的風貌和當時的社會生活。

薛蕙

薛蕙

明鳳陽府亳州人,字君採,號西原。正德九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歷考功郎中。嘉靖初,“大禮”議起,撰《爲人後解》、《爲人後辨》等上於朝,忤旨獲罪。又爲言官所訐,解任歸。其學宗宋周敦頤、二程,證以佛、道之說,學者稱西原先生。有《約言》、《西原遺書》、《考功集》。 ► 6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