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詠懷
羣狙競芋慄,喜怒隨轉移。
飛飛海上鷗,矰繳不可施。
張儀謝蘇君,趙令說李斯。
小義鮮能終,邪徑固多歧。
利害異目前,親仇在一時。
他人各有心,愉樂且相欺。
僥倖昧全圖,此計良可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狙(jū):獼猴。
- 芋慄:橡實,猴子喜食之物。
- 矰繳(zēng zhuó):繫有絲繩、弋射飛鳥的短箭。
翻譯
猴子們競相爭奪橡實,它們的喜怒情緒隨着食物的得失而變化。海上飛翔的海鷗,獵人的短箭無法射中它們。張儀辭別蘇君,趙令勸說李斯。小的道義很少能有始有終,邪僻的道路本來就有很多岔路。利益和害處在眼前各不相同,親人與仇人也只在一時之間的轉變。他人各自有自己的心思,愉快歡樂之中也可能互相欺騙。懷着僥倖心理而不顧全局,這種計謀實在是可笑。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猴子爭奪食物、海鷗難以被捕捉、歷史人物的行爲以及人際關係中的種種現象的描述,揭示了世間的一些道理。詩中指出人們的情緒和行爲往往受到利益的左右,小的道義難以堅持到底,邪路多歧,人們之間的關係複雜多變,充滿了欺騙和不確定性。最後,詩人批判了那些只圖僥倖、不顧全局的人,認爲他們的計謀是可笑的。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世態炎涼和人心複雜的感慨,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