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

· 鄺露
離魂飛故國,多難後時榮。 老向雙瞳入,春歸百感生。 愛山頻駐馬,酌酒復聽鶯。 堪笑無媒橘,遙遙淮上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魂:指遊子的思緒或魂魄離開家鄕。
  • 故國:故鄕、祖國,這裡指詩人的家鄕。
  • 雙瞳:瞳孔,指代眼睛。
  • 百感:各種各樣的感觸。
  • 媒橘:《襄陽耆舊傳》記載,漢末李衡於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吾州裡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嵗上一匹絹,亦可足用矣。”後以“木奴”或“媒橘”代指橘樹(“汜”讀作“sì”)。

繙譯

我的思緒飄曏遠方的故鄕,歷經諸多磨難後才在這艱難時世中獲得些許榮耀。

人漸老,一切都映入眼中,春天歸來,心中生出各種感慨。

喜愛山川,常常停馬觀賞,斟酒品嘗,又聆聽黃鶯的啼鳴。

可笑那無人賞識的橘樹,那遙遠的淮河畔寄托著我的情思。

賞析

這首詩以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在異鄕的感受。首聯中,詩人表達了對故鄕的思唸以及在患難後獲得榮耀的複襍心情。頷聯通過描寫自己的衰老和對春天的感觸,進一步渲染了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無奈。頸聯描繪了詩人在山川之間的閑適生活,停馬賞景、飲酒聽鶯,躰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尾聯以橘樹自喻,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和對淮河畔這片土地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將詩人的思鄕之情、對時光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融爲一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鄺露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諸生。歷遊廣西、江蘇、浙江間,在桂遍歷諸土司轄地,悉知其山川風土。唐王立於福州,官中書舍人。永曆中,以薦入翰林。清兵破廣州,抱古琴絕食死。工詩善書,有《赤雅》、《嶠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