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君山寺
爲愛湖中山,遂尋山下路。
躋攀轉出邃,澗谷亦回互。
石磴足莓苔,青林雜煙霧。
前行如有窮,嵐嶺乍分佈。
招提壓重湖,千里週一顧。
孤峯四無根,形氣自依附。
山僧復導我,窈窕更徐步。
疏籬野蔓懸,老圃寒泉注。
徑轉山房深,重與絕境遇。
白雲檐外生,清風竹間度。
庭花雜無名,歲晏色猶故。
澄心得妙觀,忘言契良晤。
愛此林壑清,遂薄塵俗務。
重來待何時,尚子畢嫁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躋攀(jī pān):攀登。
- 邃(suì):深遠。
- 回互:迴環交錯。
- 莓苔:青苔。
- 招提:梵語,指寺院。
- 晏(yàn):晚,暮。
翻譯
因爲喜愛湖中心的山,於是尋找山下的路。努力攀登轉出去後更加深遠,山澗山谷也是迴環交錯。石梯上佈滿了青苔,青蔥的樹林間夾雜着煙霧。向前走好像到了盡頭,霧氣籠罩的山嶺忽然分佈開來。寺院居高臨下對着廣闊的湖,一眼望去能看遍千里景色。孤立的山峯彷彿四面沒有根基,形狀氣勢自然相依託。山僧又引導我,慢慢地更加優雅地走着。稀疏的籬笆上野藤懸掛着,年老的園圃中寒冷的泉水流淌着。道路轉彎後,山房更加深邃,又一次與與世隔絕的境遇相遇。白雲在屋檐外生成,清風在竹林間吹過。庭院裏的花夾雜着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年末了顏色依然如舊。澄清心靈得到奇妙的觀感,忘了言語契合美好的會面。喜愛這山林溝壑的清幽,於是看輕了塵世的俗務。不知再次來是什麼時候,要等尚子完成嫁娶之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覽君山寺的經歷和感受。詩中通過對山路、澗谷、石磴、青林、煙霧、招提、孤峯等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君山寺周圍環境的幽深、寧靜和美麗。詩人在攀登過程中的感受,如「前行如有窮,嵐嶺乍分佈」,表現出山路的曲折和景色的變幻。詩中對寺院的描寫,如「招提壓重湖,千里週一顧」,顯示出寺院的雄偉和位置的獨特。而對山僧的描寫以及在山房中的感受,如「疏籬野蔓懸,老圃寒泉注」「白雲檐外生,清風竹間度」,則體現了一種寧靜、清幽的氛圍,使詩人心靈得到淨化,忘卻塵世的煩惱,表達了對這片林壑清幽之地的喜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自然景觀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後從高密魏希文、海寧範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間,初爲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開示諸生,親爲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爲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尋致仕。卒諡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爲自朱熹後,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爲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
薛瑄的其他作品
- 《 送李永年大叅致仕十首 其五 》 —— [ 明 ] 薛瑄
- 《 讀邵康節擊壤集二十首 其十七 》 —— [ 明 ] 薛瑄
- 《 四景為李通政賦四首 其二 》 —— [ 明 ] 薛瑄
- 《 舟中雜興柬韓克和劉自牧王尚文宋廣文十八首 其十八 》 —— [ 明 ] 薛瑄
- 《 遇知行簡陳廣文 》 —— [ 明 ] 薛瑄
- 《 紀先人舊遊三首 其二 》 —— [ 明 ] 薛瑄
- 《 十二景為衍聖公孔彦縉賦二十四首 其十七 苔石疊翠 》 —— [ 明 ] 薛瑄
- 《 春日遣興 》 —— [ 明 ] 薛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