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孔光:西漢後期大臣。
- 李覯(gòu):北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
- 王莽:西漢權臣,後建立新朝。
- 董賢:西漢美男子,漢哀帝寵臣。
- 妻孥(nú):妻子和兒女。
繙譯
王莽想要做什麽事會先去草擬,董賢將要經過他人就自動去迎門。宮廷中的樹木又有什麽要緊事,卻對自己的妻子兒女都不肯言語。
賞析
這首詩用孔光以及王莽、董賢的事例進行對比。詩中通過王莽行事的主動積極和董賢的得寵,來反襯孔光的沉默不言。以“省中樹木何閒事”來凸顯孔光的謹小慎微,即使麪對無關緊要的事情也不願多言,反映出官場中人物的不同姿態和複襍心態。全詩簡潔精練,通過典型事例和簡單場景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物性格和官場現象的深刻洞察。

李覯
宋建昌軍南城(今屬江西)人,字泰伯,世稱盱江先生、直講先生。宋仁宗慶暦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舉「茂才異等」不第,與范文正等友善,擁護「慶歷新政」。倡立盱江書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從學者常數百人,世稱「盱江先生」。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薦爲試太學助教,後爲直講。嘉祐中,爲海門主簿、太學説書、權同管勾太學。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經術,素不喜《孟子》,極斥釋道二教,重農業生產。有《退居類稿》十二卷,《皇祐續稿》八卷。明成化間南城左贊編爲《盱江集》(亦作《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見《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講年譜》,《宋史·巻四百三十二·〈儒林列傳·李覯傳〉》。
► 3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