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令/清平樂

簾捲曲欄獨倚。江展暮天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數點雪花亂委。撲漉沙鷗驚起。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白香詞譜

注釋

荊州亭:又名《江亭怨》。《花菴詞選》作《清平樂令》,但與此調格式不合,而與《昭君怨》有點相似。但《昭君怨》上下片結句均爲三字句,且全詞用平仄的轉換格。雙調四十六字,上下片平仄、句式同,各三仄韻。 吳頭楚尾:指江西地區。以長江而言,此處爲吳地的上游,楚地的下游,如首尾相接,故稱。 撲漉:象聲詞。

賞析

據《冷齋夜話》載,黃庭堅登荊州亭,見亭柱上題有此詞。入夜夢見一女子,說此詞是她作的。醒後,黃庭堅說,她肯定是吳城小龍女。細味詞意,這首詞似爲一飄泊異鄉的女子所作。孤身無依,對景傷懷,吟成此詞。她捲上珠簾,獨自倚欄杆,縱目遠望,但見凍雲暗暗,無邊暮色蒼蒼茫茫,不禁悲從中來,簌簌地淚如雨下。說“不曾晴”,可見其哀痛之深,也許是經常如此的吧!這是思鄉之淚,思親之淚,是對目前處境不如意的傷心之淚。這時雪花又飛舞起來,驚起了棲息的沙鷗,樸楞楞地向遠處飛去,被沉沉的暮靄所吞噬。自由自在的飛禽令她產生了一種人不如鳥的感慨。在萬般惆悵傷感中,她寫下了這首小詞。下片並未出現女子主觀情感的描寫,但處處給讀者以如見其人的感覺。這是因爲有了上片的鋪墊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