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史伯魚讀書堂

臧室翻經何太漫,鄴侯萬軸新堪玩。 長大誰如伯業勤,晝眠多似邊韶慢。 斯堂扁榜號讀書,讀之百過樂有餘。 焚膏繼晷自克己,彬彬學子顏之徒。 念我壯年遊天祿,萬卷盡觀如不足。 羽陵蠹簡拂蟫魚,太一青藜曾照燭。 辛勤白髮但嘗膽,燕坐茅齋猶泛覽。 年來老眼漸昏眵,每展青編憎墨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臧室:指書房。
  • 翻經:研讀佛經,這裏泛指閱讀書籍。
  • 鄴侯:指唐李泌。李泌封鄴侯,好藏書。
  • 繼晷(guǐ):形容夜以繼日地工作或讀書。
  • 彬彬:文質兼備貌。
  • 天祿:漢代閣名,亦作"天鹿",後泛指皇家藏書之所。
  • 羽陵:古地名。
  • 蠹(dù)簡:被蟲蛀壞的書簡。
  • 蟫(yín)魚:衣服、書籍中的蛀蟲。
  • 太一青藜:傳說中夜間會發光的一種草木的枝條。

翻譯

書房中閱讀書籍爲什麼如此散漫,鄴侯那衆多的藏書剛剛值得賞玩。長大之後誰像史伯魚那樣勤奮,白天睡覺大多像邊韶那般慵懶。這屋子扁額取名叫讀書,讀上許多遍快樂還有餘。夜以繼日地努力剋制自己,那些文質兼備的學生就是顏回之類的人啊。想起我壯年在皇家藏書之所遊覽,萬卷書全部看完還是覺得不夠。羽陵那被蟲蛀的書簡拂過蛀蟲,太一青藜曾經照亮蠟燭。辛苦勞累到白頭只能嚐嚐苦膽,安閒地坐在書齋裏還在廣泛閱覽。這些年老眼逐漸昏花,每當展開書卷就嫌墨色淡。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史伯魚的讀書堂展開,既描述了讀書堂的氛圍和意義,也回憶了作者自己過去讀書的經歷與感受。詩中用「臧室翻經何太漫」表現讀書堂環境的悠閒,用「鄴侯萬軸新堪玩」凸顯藏書的豐富,從側面烘托出讀書的樂趣。同時通過與史伯魚的勤奮相比,襯托出邊韶的慵懶,突出了勤奮讀書的重要性。「焚膏繼晷自克己,彬彬學子顏之徒」寫出了努力讀書的狀態和對學子高尚品德的稱讚。作者回憶自己壯年在皇家藏書地博覽羣書仍不滿足,以及現在老眼昏花依舊堅持讀書,表達了對知識的不懈追求和熱愛。整首詩語言精練,生動地展現了讀書帶來的快樂以及作者對讀書的執着與珍視。

李正民

宋揚州人,字方叔。李定孫。徽宗政和二年進士。歷官中書舍人。出爲兩浙、江西、湖南撫諭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聽陳訴,爲申理。以奉使稱職,除給事中、吏部侍郎。歷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閣待制知吉州,奉祠歸。有《己酉航海記》、《大隱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