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單州太守王聖欽

· 呂陶
昔嘗請郡歸東川,衰遲幸會使者賢。 開誠論議簡條目,一境草木沾春妍。 公齋清暇弄詩筆,更唱迭和多長篇。 歲禮民樂尚蠶市,撼罍鬥鼓殊喧闐。 東山西寺頗壯觀,飲帳或在山之巔。 踏青摸石循故事,浣花亦仿成都船。 相從對酒每一笑,聊與遠俗同欣然。 北岩石穴廣似洞,疑是古昔棲神仙。 火雲燒空赤日猛,及到此地如冰淵。 清風滿懷興未盡,四望晚景增留連。 平生宦遊此最適,不覺弦晦相推遷。 郵筒忽報謫書至,君命嚴重敢不虔。 試思衡嶽詢遠近,裏堠去蜀凡八千。 蒼黃去郡別我友,一意調琴中斷絃。 回首鄉邦止數驛,欲頃血淚辭鬆阡。 藩候迫逐倉使促,爭向墜羽誇鳴弦。 天恩曠湯置不問,投放裔土懲其愆。 闔門良賤三百指,孤舟一葉何翩翩。 瞿唐灩澦遍涉歷,內訟過咎歸之天。 洞庭阻淺輒三夕,怒風急兩聲相喧。 此身恐污盜賊刃,不爾定沾蛟鱷涎。 偶逢漁艇相援濟,稍覺神觀來歸還。 長沙既下尤怪駭,半夜雷雹如烹煎。 桅傾纜斷船脊折,四十餘裏中流漩。 舟人恐懼難致力,兒孫顧我皆淚漣。 嘗聞死生有定所,頃刻由此歸重泉。 東方漸明浪漸息,忽造平岸逃危顛。 胸中悲愁雖未艾,分外歲月疑少延。 寓居衡陽味亦惡,地接炎荒風氣偏。 每逢三伏如坐甑,突焰已熾猶吹煽。 是時回祿得乘便,取次薰灼須及椽。 迴環四顧求避計,往往啜食不下咽。 深冬屢見溫瘴起,灑作昏霧飄爲煙。 勇夫壯士尚抱疾,嗟我衰憊何由痊。 雀羅當門人跡少,賓榻不解塵生氈。 難希杜甫遣秋興,易學邊韶貪晝眠。 碧湘萬頃望不盡,青嶽數峯高莫攀。 江山信不與人事,日送佳景來目前。 長腰縮項兼二美,早晚嘗稻時差鯿。 浮生一飽亦已足,下箸何必求腥羶。 親朋書問寂絕久,杳似隔世馮誰傳。 平居分義重膠漆,一旦爭敢通寒暄。 匪惟物態尚流薄,抑恐罪戾相攀緣。 古之交情貴賤見,而況利害生其間。 君乎存守異於是,特特萬里郵華箋。 窮通儻來極慰勉,疾疢愈否深哀憐。 高標豈爲霜雪減,雅操誠如金石堅。 羨君高堂有慈母,壽發鬈膩猶垂肩。 綵衣趨庭奉燕喜,玉盤潔膳羅珍鮮。 復有佳兒富文史,闊步直登英俊躔。 行聞清廟獻雅樂,伯仲交奏篪與壎。 事親教子兩如意,此外紛紛烏足言。 君在山東我劍外,一書往返須經年。 餘生再會諒難必,我往應在君之先。 作詩寄君重感慨,交道多闕君能全。 子孫他日有顯者,勿以衰門相棄捐。
拼音

呂陶

宋成都人,字元鈞,號淨德。仁宗皇祐間進士。神宗熙寧三年舉制科,對策枚數王安石新法之過,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黨蔡確、韓縝、張璪、章惇等。累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哲宗親政,知陳州。坐元祐黨奪職,責衡州居住。徽宗立,復集賢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淨德集》。 ► 413篇诗文